博客年龄:18年2个月
访问:?
文章:778篇

个人描述

《广告导报》出版人兼主编; 智慧工场传播机构CEO。 电影出品人和制片人 湖南人氏。现居北京。连续担任:中国金鹰电视节广告奖评委;全国报纸广告优秀奖评委;全国公益广告政府奖评委;中国汽车广告大奖发起人评委;中国广告风云榜发起人;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顾问;招商银行品牌顾问等;北京广告湘军联谊会理事长学术和编著:己发表有关市场、营销、广告、传媒等专业文章100多万字;主编《如何让品牌快速崛起》《胶片回响——2005-2006年度中国著名广告导演》《回归创意——2005-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创意总监》等书籍。

向文波博客证明了老总博客的魅力

分类:我的观点
2006-06-24 13:32 阅读(?)评论(0)

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向文波这几天再一次证明了老总博客的魅力。

原因很简单,他前不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在文章中,他对中国最大的机械装备集团———徐工被外资并购提出质疑,然后抛出了一个设问,即“加价30%也就是拿出26亿人民币,三一能否收购徐工?”文章一出,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炸开了锅。向文波的博客这段时间的点击率也直线上升,在所有财经人物博客中遥遥领先。

一篇博客文章,引起如此大的风波,这在中国经济界还是第一次。”这之后,向文波一再向媒体表示,这仅是他自己提出的一个讨论性话题,而不是正式的要约收购;三一重工随后几天也发表澄清公告,称“向文波的观点是一种博客行为,表达的是个人对徐工改制的看法。”

就此次事件来说,向文波事件之所以引起这么多关注,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做法具有可争议性。如果不是因为向文波的身份,不是因为正处于徐工收购案的敏感时期,一篇普通的博客是引不起这众多的风波的,但也正是通过这场风波,我们再次看到了博客作为一种自出版的媒介所蕴含的传媒意味。

三一重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说,向文波的博客行为表达的是个人观点。我们姑且不论作为上市公司执行总裁在发表涉及企业机密的言谈时是否含理合法,但从博客的这种媒体的发展轨迹来看,博客的革命性正日趋走近我们的生活。从最先的个人琐碎的网络日记,到一般新闻信息的即时提供;从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专业博客诞生,再到通过博客平台参与企业的收购平台,无不显示博客的颠覆性和生命力。看来,颠覆性将是博客未来的杀手锏。试想,如果向文波不是通过博客方式,而是信函、报告,甚至掏钱做广告的形式向徐工叫板,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吗?省钱省时又省力,他既传达了“三一”希望收购“徐工”的信息,又传播了“三一”的整体实力,更把“徐工”被外资收购可能出现的问题公众化了。我想,“徐工”的收购问题肯定会引起政府部门关注。一石多鸟,向文波的徐工博客传播事件,将是传播领域和企业经营层面,战略性和颠覆性的成功案例。

正如《博客时代的生活》中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数千年来,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的,我们所拥有的私人空间,个性化空间很小很小,而现在,博客的出现,却有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使你的灵魂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放沙发、茶几的客厅。” 博客的出现,至少在技术层面使得当今媒体所面临的三个基本矛盾(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表达,单项传播与双向互动)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对于博客及所谓WEB2.0经常有这样的表述,WEB1.0是一点向多点的传播,WEB2.0却可能实现一个星型结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但是我们从向文波事件中也应该看出博客作为媒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中心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就如华府小道消息网站Wonkette的主编安娜·玛丽·考克斯(Anna Marie Cox)所说“博客影响力的发挥还存在巨大的阻力。所有的博客,即使是那些最顶端的博客,都只有有限的可利用资源。”

  最后修改于 2006-07-01 11:2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